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馬天宇:Snger+Thinker=Rocker

馬天宇愛寫兩筆這事兒,由來已久。他的第一首單曲《只欠秋天》,就是他自己的手筆,那也是這個與演藝圈原本毫無瓜葛也毫無準備的草根,率先調動起來的,屬於他自身的一點積極性。後來的一些採訪中,馬天宇也多次提及他去世的爺爺也是個喜歡識文斷字的人,應該是爺爺的潛移默化,雖然教育狀況不佳,馬天宇對寫作這件事情,還是始終保持著一定習慣性的衝動與欲求,後來他所出的每一張專輯裏,都能在作詞人一欄裏時不時看到“馬天宇”這個名字,還有在從前的博客或是現在的微博裏,他也時常愛拽上幾句,甭管拽得是不是都合了文法,得了要領,基本上,他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演藝圈裏的並不多見的喜歡“筆耕不輟”的年輕藝人了。

思考中的搖滾者

接觸到馬天宇多了,才發現,他不光是愛寫,還是個愛管事兒的人,是個有很多意見、也總想表達很多意見的人,說得在不在理先另說,反正他總有意見愛發表,也不怕發表意見,甚至當著媒體放炮的事情也沒少幹,不像很多藝人習慣性的謹言慎行,這也正是他的個性所在。所以現在聽到他又寫出《拯救世界》這麼一首新歌,於我,倒是一點都不奇怪:是的,這個馬二爺,跟大觀園裏的那個寶二爺,在這方面是如出國轍,天底下沒有他不管的事情,時時心裏都憋著想要“拯救世界”。

每個人的心理上,大概都或多或少地有過想要“拯救世界”的某一刻衝動或某一種計畫,每一個想要做一個ROCKER的人,心理就更少不了這種衝動,甚至是一個必然的方向。馬天宇並不是頭一次碰搖滾這件事情。之前的一首《夜上海》,也曾拿出過輕搖滾的姿態,讓當時習慣了他的文弱小生音的DJ們都曾對他刮目相看過一回。從某種程度上來講,馬天宇是有當一個ROCKER的思想基礎的,在我看來,一個ROCKER,通常都是singer+thinker的組合。人們喜歡搖滾,當然不只是喜歡它的狂躁的渲瀉方式(事實上搖滾也並非只有狂躁一種形態),更在於,搖滾中所包含的思想表達,很多優秀的rocker,都是銳利而深刻的thinker,如果搖滾的狂躁最容易點燃身體的激情,而最終將你從靈魂上擊中的,必然還有搖滾中所表達的思想要核和精神索引。

有擔當的大男人,狠狠拽出來

馬天宇是一個愛表達,也經常主動表達的人。這個年齡的人,很多人都對生活對愛對周遭有很多看法,甚至是很多激進的看法,這也是這個大時代大環境下必然的一個現象,尤其近幾年來,在我們的周遭也層出不窮的發生了很多事情,關於愛,關於環境,關於人性,關於生命,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被卷中這些深刻的影響之中,都有某種壓不住的“暴脾氣”,卻未必都有表達的能力與途徑,馬天宇亦然。馬天宇從小就是個習慣了擔當的人,喜歡管事,也願意管事,所以此時以他的性格與習慣,真站出來吼兩句什麼,對於熟悉他的人,反倒會覺得,這才是真正的他。現代演藝環境對於藝人的要求,已經從對技術表現方面的考量更多偏向對於個性表達的彰顯上面,所以,與其唱一點你好我好大家好其實誰都不未見得真好的大路歌曲,不如乾脆拿出一些自己真正的生活,真正的思考,真正的態度,狠狠的拽出來,就算未必光鮮,至少也可以鮮明。所以《拯救世界》裏,馬天宇不再像從前那樣去寫春風秋月的感情傷懷,換以直白的態度表達,也許文字沒有情歌那麼講究,但卻真正有了一種衝擊的力量,而這樣的力量,無論是對於習慣了馬天宇還是習慣了聽大路流行歌的人來講,都可以因為這一點轉變,而轉過來重視審視馬天宇,以及他所唱到的那些內容,從而形成新的判斷。從這個角度上來講,《拯救世界》這種表達,應該算是當下的馬天宇做出的一個正確的方向性選擇,就算未必真拯救得了世界,但至少可以拯救平庸吧。演藝圈很少真有什麼全能藝人,但聰明的藝人,是應該找到自己最擅長的一點,充分去放大,既然馬天宇有這樣的性格基礎,所以選擇以態度性的表達作為自己的作品方向,我倒覺得,這一點上,是應該給予鼓勵的。


當然一首歌可以是一種嘗試,也可以是一種方向。不確定馬天宇是否真的從此就要往一個ROCKER的方向發展,而他要當一個ROCKER,最容易招致來的反對,首先自然還是來自於他已然樹立起來的文弱小生形象。但我真不覺得形象算是什麼問題,在當下的演藝圈,形象是最不是問題的問題,在當下的娛樂環境中,沒有誰的形象轉變是真正不能接受的,看習慣了,就什麼都接受了。而氣質和精神才是問題,精神上馬天宇並不缺,氣質上,當然他還需要再多一些果敢的硬氣,尤其是通過聲音傳達出來的這種硬氣,這裏,也恰恰是馬天宇顯然還需要為自己增強說服力的地方,顯然他還需要更多的修煉,動機的上釋放已然有了,方式上的釋放同樣重要,畢竟,thinker只是一個rocker組成的一個部分,只有把singer的部分同樣做足,這個rocker才能真正成立.
返回列表